綠能商機創造雙贏新趨勢:不只為環境帶來助力,也為企業帶來效益
綠能是近幾年全球高度關注的議題,各企業投入了大量資源,不只落實環境友善理念,也帶來龐大商業效益。這篇文章將說明綠能定義、相關產業內容,接著介紹 2 種新興商機,以及 5 項未來發展關鍵重點,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綠能的無限潛能!
文章目錄
綠能是什麼?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綠能 (Green Energy)的電力來源來自再生能源或自然資源,相較於其他能源,對環境產生的衝擊非常微小,加上其製造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零值,使得綠能經常被視為乾淨、永續的象徵。
其中「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零值」就是「淨零碳排」,也是時下最熱門的 ESG 關鍵議題,各國政府、大型企業近期的治理方針都以淨零為目標,積極制定了多項減碳策略。而具有淨零碳排特性的綠能,正是在這波趨勢潮流中,展露出來的一道曙光,不僅為環境帶來正向助力,也為社會帶來多元商機。(延伸閱讀:為何世界開始提倡淨零排放?響應低碳轉型刻不容緩!)
綠能種類有什麼?台灣有哪些可用綠能?
綠能依照不同電力來源,通常分為五大種類:太陽能、風能、水力發電、地熱能,以及生質能。其中,以太陽能和風能的發展限制最小,唯一隱憂是無法 24 小時穩定供電,而水力、地熱與生質燃料的資源最為豐富,但開採成本高,需要花費較多人力。
台灣現今可以使用的綠能類型包含太陽能、離岸風電、水力、生質能四種,以及持續嘗試開發難度最高的地熱能,期待未來亦能夠普及化。不論哪一種類的綠能,都能夠最小化對環境的負面衝擊,那麼綠能又如何進一步與產業連結?接著,我們先從既有綠能商機出發,再聚焦新興潮流、展望未來。
既有綠能商機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工研院在近期一份研究報告寫道,因應國際淨零碳排趨勢,直到 2030 年之前,太陽能與風電都是各個國家的發展主力。同時,綜觀台灣既有的綠能商機,也是以太陽光電、風力發電為兩大主軸,並且已經發展了一段期間,根據該報告調查結果,相關產業在 2022 年產值預估將高達 2095 億元新台幣,年增率約 5.7%,相較往年顯著成長。
許多上市櫃公司自 2000 年代起,便開始投入太陽光電產業,打造太陽能板、建置綠能工廠,近期透過跨域合作而推行系統性解決方案,為綠能商機激起推波助瀾之效。另外,風力發電方面,2019 年第一座「離岸風電場」在苗栗縣竹南鎮正式商轉,結合地形與氣候的天然優勢,也整合多元領域產業的豐富資源,闖出一番佳績。
不過,太陽能、風能容易受到天氣狀況影響,造成高不確定性,隨著社會對綠能的需求上升,如何維持供電穩定度已經成為一項急迫關鍵議題,此時,「儲能技術」的發明就像一場及時雨,為綠能發展帶來一線生機!接下來,將介紹以儲能原理運作的兩種新興商機,並且實際運用企業界成功案例,協助大家認識綠能的更多面向。
新興綠能商機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隨著科技進步,綠能商機不再侷限於傳統樣態,「儲能系統」及「EaaS 能源即服務」分別在技術與模式做出了突破,因此被視為代表性的新興商機。那麼,它們是如何運作的?讓我們繼續一探究竟。
儲能系統
儲能系統(Energy Storage System)是在低用電需求階段時,將剩餘的電力轉換成其他型態,暫時儲藏保存,等待下一波尖峰時段到來便可以釋出使用,有效提升供電的穩定及彈性調節程度,例如:把一部份的太陽能,轉換成化學能等形式儲存起來,日落以後就不必擔心量能不足問題。
然而,企業瞄準了儲能系統所帶來的絕對優勢,結合原有策略創造獨特商機,德國汽車大廠 BMW 近期融合儲能系統,推出新一代電動車,最大特色為「雙向充電」,除了電動車本身需要充電之外,它更能轉化成一台儲能設備,將電力回饋給供電系統。不僅如此,BMW 和牧場合作,利用天然沼氣作為能源,全面實施 100% 綠能汽車製程,拉近與淨零碳排的距離。
其實,儲能系統整合「創造能源、儲存能源、節省能源」三種概念,已經是一種破壞式創新,不過還有更精彩的演進——甚至能夠進一步變成「服務應用」。
EaaS 能源即服務
能源即服務(Energy as a Service, EaaS)是一種全新商業模式,延續儲能系統優點,整合了電力公司、能源服務商及一般企業三者的需求,確保供電穩定性且大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。
至於 EaaS 的運作流程如下,由廠商開發一站式智慧能源數據管理平台、授權給電力公司之後,一般企業客戶即可透過訂閱制自由使用,解決了過往企業進行能源管理時,所遇到的複雜設備問題,大量節省成本。
EaaS 究竟如何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呢?2021 年聯齊科技與台電共同推出「智慧電表」,透過蒐集精準數據,轉換成一套便民的自動化服務應用,幫助家戶控管電費預算。智慧電表的功能實用且多元,經由連結通訊軟體,協助民眾檢視用電習慣、適時發出提醒,並能依照不同季節給予節能建議,台電也可以同步接收相關資訊。目前已經成功安裝的智慧電表數量超過 150 萬,未來持續制定階段目標,協助家戶全面落實家庭能源管理。
綠能的未來展望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從既有產業、一路到新興商業機會,我們看見了綠能的潛力無窮,Deloitte 在《2022 年再生能源產業前景》報告中,歸納出綠能未來發展的五大特點:技術革新、新興商業模式、基礎建設發展、供應鏈生態系、永續成長。
1、技術革新
隨著各個領域對綠能的依賴程度提升,持續研發、優化新一代技術顯得格外重要,例如:「氫能」是一項代表性的技術革新,還有前一段落所介紹的「儲能系統」,皆有效提升綠電供應穩定性。
2、新興商業模式
近年太陽光電產業發展出新興商業模型「漂浮太陽能」(FSPV),以及前段說明的 EaaS 能源即服務,也是另一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商業革新,加入大數據、人工智慧與軟體研發技術,將能源系統轉換成一套服務應用,大幅提升使用效率和便利性。
3、基礎建設發展
離岸風電是綠能基礎建設發展中,最受到各界矚目的焦點之一,不僅是國際趨勢,台灣也有相應實例,如同文章前段曾經提及:自 2019 年建置完成第一座離岸風電場後,至今依照階段目標持續擴建,期望整體基礎建設更加完善。
4、供應鏈生態系
綠能商機的茁壯,必須依靠產業供應鏈整體力量,絕非只交由單一企業完成,未來綠能發展將以「生態系」為願景,結合所有產業的優勢,達成最大效益。
5、永續成長
任何一種商機發展的最高境界是「永續成長」,無論是既有產業,或是剛起步的嶄新技術模式,都應該將眼光放遠,不斷地推陳出新、追求永續成長,國際能源總署(IEA)在《2050 年淨零排放》研究報告中提到,2050 年全球綠能產業市場規模預估將達到 4,500 兆市值,如此可觀的數字,足見世界無限看好綠能的前景!
綠能是乾淨、永續的象徵,致力把對環境造成的衝擊降到最低,為環境保護帶來正向循環,同時,綠能的碳排放趨近於零,巧妙配合世界淨零目標趨勢,為企業創造了生機與效益。從最初的太陽能、風力發電產業,一直到最新的儲能系統、能源即服務,都顯示了綠能商機正在日益茁壯,未來發展將會如何再創高峰,相信是眾所矚目的一大焦點。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