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新制上路,經營電子商務這兩點沒揭露恐受罰!
電子商務改制,老闆和創業家要注意了!2023 年若在平台上沒標明「營業人名稱」和「統一編號」可能會觸法而受罰。此外,財政部為掌握賣家金流,也針對潛在的個人網路賣家查稅,種種新規定大大地影響到既有的網路賣家,驅使他們有設立「公司」或「行號」的想法。究竟兩者之間有哪些差別?若電商創業何者最有益?
文章目錄
為提升交易資訊透明度,電子商務營運須標明營業人名稱、統編
財務部於 2022 年 8 月時修正「稅籍登記規則」等法規,要求網路賣家自今年元月起在銷售平台、行動裝置上清楚標明「營業人名稱」及「統一編號」;而拍賣平台則需負保管及提示會員交易紀錄之協力義務。

(Photo Source:財政部)
財政部表示,由於網路銷售貨物或勞務日益普及,網路賣家之「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」及「會員帳號」如同實體營業人之營業地址,為重要資訊。與舊制稅籍登記相比,新制的稅籍登記事項更加完善,不僅有助消費者辨識賣方營業人相關資訊,也能提升交易資訊透明度、保障消費者權益,兼顧稅籍資料正確性及完整性。
同時,財政部也將針對潛在的個人網路賣家查稅,金融機構自今年起,每年 3 月底需提供高頻存入者帳戶明細(個人帳戶全年存入金額累積達 240 萬元;若一年之中有任意 4 個月的月存入筆數達 200 筆紀錄),藉此掌握網路賣家金流以課徵營業稅與所得稅。(延伸閱讀:電商崛起!電子商務是什麼?新型態電商揮別傳統經營思維)
電商創業,成立公司、行號有哪些差別?
新制正式上路後將影響既有的網路、小規模電商賣家,促使他們不得不思考是否該成立「公司」或是「行號」,以下為大家整理出公司和行號之間的差異:
1.稅務
不論是公司或行號都需開立發票。較不同的是,公司繳交的稅務為「營利事業所得稅」,需繳納 5% 營業稅以及 20% 營利事業所得稅。
若開設行號一個月的營業額未超過 12 萬元,僅需繳納個人綜合所得稅,營業稅則免;營業額介於 12-20 萬,可以申請免用統一發票,改用開立收據的方式,需繳納 1% 營業稅加上個人綜合所得稅;超過 20 萬元以上,除了要營業登記、開立發票之外,也應繳納 5% 營業稅及個人綜合所得稅。
2.股東
公司改變股東人數的彈性比較大,若是成立行號,要變更股東則需將原行號撤銷,再重新成立一個,此做法較為繁複。因此若股東人數超過 1 人,或是未來有考慮吸引投資入股,建議可以直接設立公司,為日後省去不少麻煩。
3.責任歸屬
開設公司僅負「有限」的責任,除非是涉及惡意或違法行為,不然則為投資多少賠多少,但當開設的是行號時,其責任則是「無限」的,除了賠完出資額之外,亦會追朔到負責人的個人財產。因此如果是多人合夥行號的情況下,其中一人以行號名義在外面欠債,其他的負責人需付連帶賠償責任。
4.貸款
由於「公司」受《公司法》的規範限制,加上設立時須申請會計師資本額簽證,使銀行或其他單位在放貸時較有保障,因此相較於行號來說,會更容易申請貸款。
5.商譽
有鑒於「公司」與「行號」的管轄機關不一樣,名稱的保護範圍自然也不同。公司名稱的保護範圍為全國,而行號僅只縣市,所以當申請行號撞名時,只要去其他沒有相同行號名稱的縣市即能申請,這將削弱原申請人的商譽。因此建議成立公司才能有效避免撞名等問題。(延伸閱讀:2023中小企業數位轉型:雲端工具重建財務管理流程)
綜合上述,是否成立行號或公司,主要還是取決於「公司的規模大小」。成立公司的優點為當股東人數有異動時,更改的彈性較大,且責任歸屬僅需負有限的責任,對於商譽上也較有保障。儘管設立行號不需要會計師的資本額簽證、能省下較多的稅金,但需負起無限的責任,未來有任何股東異動時,處理起來會比較繁雜一些。
Meta 廣告新制度,非營業人需加收 5% 稅額
許多電商經營者將 Facebook 作為宣傳和曝光的主要管道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,根據 Meta 官網的企業商家使用說明,自 2023 年 6 月 1 日起,台灣居民刊登 Facebook 廣告須以當地適用稅率支付增值稅(VAT)。且 Meta 已向財政部蒐集企業的統一編號,以判定顧客是否為台灣國內個人或企業組織。若未輸入統編者則自動判定為台灣國內個人,需繳納增值稅。
簡單來說,增值稅就是 5% 營業稅,境外稅則是企業購買國外勞務所產生的 6% 稅務。以下幫大家整理出廣告新制對於個人和企業的影響:
- 國內個人或企業:若未輸入統一編號,將自動認定為「非營業人」,需加收 5% 營業稅。
- 非臉書直客的國內企業:需要在「廣告帳號設定」新增公司統編,並自行向國稅局申報 6% 境外稅。若未輸入則視為非營業人,加收 5% 營業稅。
- 為臉書直客、透過廣告代理商投放廣告的國內企業:不受新制影響。後者由廣吿代理商開國內進項發票,可抵 5% 營業稅。
綜上所述,臉書直客、透過廣告代理商投放廣告的企業皆不受新制影響;非臉書直客的企業記得新增統編,並於扣款 10 日內向國稅局申報境外稅,以免受罰。
系統化管理電子商務,數位報銷事半功倍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無論成立公司或行號,管理團隊費用報銷流程對於經營者、財會人員來說至關重要,不僅能掌握收入與花費的項目、了解金流去向,也能有效縮短報稅時間。COMMEET 看準費用管理繁瑣的痛點,打造雲端費用管理系統,有效協助客戶管理公司帳目、保存好發票憑證,大幅減少人力時間上的耗損。
COMMEET 雲端費用管理系統針對不同規模的企業,提供合適的費用管理方案,若有興趣了解更多功能,填寫公司基本資料立即免費試用。
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,電子商務也隨之蓬勃發展,若能在費用管理上減少耗損人力資源,為公司營運帶來更大的效率,或許能藉此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