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WOT 分析是什麼?學習從 4 指標分析企業與競爭者的強弱危機

Published by COMMEET | Savannah on

SWOT
想讓企業從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?SWOT 分析是一種用於識別優勢、弱點、機會與威脅的技巧,不僅能藉此分析特定專案,也可以辨識整體的商業計劃。由內部條件及外部環境分析,提前掌握市場趨勢,解剖企業與競爭者的強弱危機,那麼 SWOT 分析表如何製作?有哪些實際的案例呢?

SWOT 意思是什麼?原來分為這兩部分!

SWOT 分析是優勢(strength)、劣勢(weakness)、機會(opportunity)與威脅(threat)的英文首字母縮寫;優勢及劣勢屬於「內部條件」,指相較於競爭者所擁有的優劣勢,例如公司制度、廠房設備、人力資源等,而機會跟威脅則屬於「外部環境」,指受外在操控影響的現象或趨勢,例如整體環境、法律規章、消費者喜好等。

「內部、外部」條件與「正面、負面」因素兩軸交錯,會得出 4 個分析面向,是制定策略之前慣用的分析架構,也可用於解決問題,或是準備、修正計畫。(延伸閱讀:行銷人學會專案管理技巧,精準分配廣告預算、有效量化成果

SWOT 意思是什麼?原來分為這兩部分!

(Photo Source:COMMEET)

SWOT|內部條件分析(SW)

內部條件分析是企業經營的基礎,是制定策略的出發點、依據和條件,同時也是競爭取勝的重要因素。在孫子兵法中,孫子曰:知彼知己,百戰不殆,其中「知己」便是要分析企業的內部,認清企業內部的優勢和劣勢。

優勢(strength)

優勢是指企業擅長什麼以及它在競爭中的特別之處,可能是強大的品牌、忠誠的客戶群和獨特的技術等,取代性較低。

找尋企業的優勢之前,可以先回答以下問題:

  • 與同業相比企業突出的優點為何?
  • 企業有什麼獨特之處?
  • 企業有哪些地方受到目標受眾的青睞?

劣勢(weakness)

劣勢是削弱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,當中可能包括品牌薄弱、資金不足和供應鏈不足等,因此須找出劣勢並且改善,以減小它對企業的傷害。

找尋企業的劣勢之前,可以先回答以下問題:

  • 企業的服務、商品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?
  • 企業在資源有什麼欠缺?例:資金、技術、人力
  • 企業內部的溝通是否有代溝或者阻礙?

SWOT|外部環境分析(OT)

外部環境分析讓企業有效了解當前市場的情況,更能掌握自身所處的狀況及地位,為未來發展找到營運方向。

機會(opportunity)

機會是指可以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有利外部因素,可能是關稅政策、自己或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技術,能否找到新的利基市場等。因此分析整體環境並找出市場的變動,有助企業成長。

找尋企業的機會之前,可以先回答以下問題:

  • 政府是否有新政策,對企業的產業是否有幫助?
  • 最新的科技是否能夠用產業上,提升效能?
  • 自身產業環境是否還在上升中?或是有機會成長?

威脅(threat)

威脅是指無法控制且有客能會損害企業的外部因素,如材料成本上升、競爭加劇、勞動力缺等。若能預先制定預防的方針,有助降低對企業的傷害。

找尋出企業威脅之前,可以先回答以下問題:

  • 使用者習慣是否改變,且會對企業本身產生負面影響?
  • 未來的科技發展會不會對企業的獲利模式產生阻礙?
  • 是否有厲害且新的潛在競爭者?
  • 產業鏈是否足夠穩固?

SWOT 分析表怎麼做?四步驟告訴你!

Step 1:確定目標
雖然 SWOT 可以廣泛分析企業的競爭力,但如果將目標釐清出來,並聚焦在特定領域、產品,這將為企業帶來更有價值的效益。

Step 2:收集資訊
由於 SWOT 分析需要許多資訊,因此確認完目標後,企業應該了解資料來源、相關數據的可靠性,以便後續分析使用。此外,也需了解參與分析人員的組成,以及各部門擅長的特定資訊,才能擁有多樣畫的觀點、發揮最大的價值。

Step 3:編制想法、找出重點
收集完相關資訊後,即能針對 SWOT 分析的四個面向進行想法上的編制,提出各方面的問題及看法,接著就能進行內部討論,將這些想法層層過濾、找出重點,留下適用的資訊後,將其製成分析圖,以便查看。

Step 4:制定策略
根據製成的 SWOT 分析圖將想法轉換為實際的策略與行動,參與分析的人員將每個類別中的資訊設計成一份綜合計畫,以作為達成目標的指南。

從 SWOT 到 TOWS,將分析轉為行動

SWOT

(Photo Source:Savanna | COMMEET編輯群)

說到 SWOT,不免會提到 TOWS,那麼兩者間有何差異?事實上,SWOT 是一種典型的分析工具,可以協助企業釐清出現在所處的位置與情況,而其延伸出來的 TOWS 則是近一步協助企業擬定策略,透過將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與內部組織的優勢和劣勢相互搭配,能排列出以下四種 TOWS 策略:

1.積極型策略: S-O(優勢/機會)
依據內部優勢條件去抓住外部機會,把你的優勢盡可能的曝光在機會的地方。

2.改善型策略:W-O(劣勢/機會)
利用外部機會來改善內部的劣勢。

3.緩衝型策略:S-T(優勢/威脅)
利用內部優勢條件去避免或減輕外部環境威脅造成的損傷。

4.防禦型策略:W-T(劣勢/威脅)
直接克服或減少劣勢的暴露,與避開威脅來源等待爭取新機會。

SWOT 分析範例:以 APPLE、維多利亞的秘密為例

實戰分析 1|APPLE

優勢(strength)

  • APPLE 擁有世界性的知名度
  • 握有頂尖的科技實力
  • 財力雄厚減小因為經濟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
  • 忠實的蘋果迷

劣勢(weakness)

  • 產品單價太高
  • 除了Apple 自己的系統外不與其他系統相容
  • 創新的腳步越來越慢,撥給產品創新的預算比競爭者少

機會(opportunity)

  • 持續成長的用戶群
  • 綠色科技越來越具市場價值
  • 市場中創造屬於自己品牌的串流平台趨勢高

威脅(threat)

  • 盜版產品猖獗,使消費者難以辨認
  • 同業競爭激烈
  • 關稅的上升影響定價,降低產品的競爭力
  • 不斷提升的勞動力成本將可能降低利潤

策略制定舉例:使用 S-O 策略(積極型策略),從持續成長的用戶群,培養出忠實的蘋果迷;製作較便宜的低規格機型,吸引新用戶群,再利用蘋果自己的生態圈,留住用戶轉成忠實的蘋果迷。

實戰分析 2|VICTORIA’S SECRET

優勢(strength)

  • 往年的維多利亞秘密時裝秀所建立的知名度
  • 通過時尚雜誌和電影中的品牌展示廣告,品牌已經能夠進入女性觀眾的心中
  • 專業有禮的員工完善的店內體驗

劣勢(weakness)

  • 有一部份的女性認為品牌找的模特兒,是在物化女性,造成容貌恐慌
  • 新產品線因舒適度,市場反饋不佳
  • 展店計畫停擺

機會(opportunity)

  • 收入水平提高、城市人口增加、對性行為的開放,這些趨勢將推動內衣的銷售
  • 利用社群媒體的蓬勃,影響消費者以及吸引他們前來購買

威脅(threat)

  • 競爭對手越發多元,像是網路自創品牌(明星、網紅……)
  • 關稅的上升影響定價,降低產品的競爭力
  • 不斷提升的勞動力成本將可能降低利潤
  • 盜版問題層出不窮

策略制定舉例:使用 W-O 策略(改善型策略),企業在容貌身材上的負面連結,可以利用社群媒體,跟不同身型的 KOL 合作宣傳,改善企業的負面形象,且增加曝光度。(延伸閱讀:KPI 關鍵績效指摽是什麼?與 OKR 的差異為何?該如何推動績效管理制度?(免費下載範本)


使用 SWOT 分析可直接條列式的標出關鍵優勢、弱點、機會與威脅,再結合 SWOT 策略分析,是瞭解企業目前的處境以及欲前進的方向的有效的方式,將有助於組織整體的成長,來完成屬於您的矩形表格吧!

文/Savannah|COMMEET編輯群

Categories: 企業運營

0 Comments

發佈留言

Avatar placehol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