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疫情時代數位支付成日常,一次看懂未來趨勢!

Published by COMMEET | Savannah on

我們現在正處於後疫情時代,疫情對消費者和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,加速了市場環境的變化。從全球經濟產業來說數位支付無疑是現在和未來的產業趨勢,疫情衝擊下改變傳統的消費者行為,消費者及企業被迫適應轉型,但也創造了另一線商機為全球經濟帶來轉機。

文章目錄

疫情推動數位支付 邁向無現金社會

數位支付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
在疫情期間,提升民眾對於衛生防疫的關注,為了避免接觸感染,零接觸的支付方式翻倍成長。而根據調查就算疫情結束,絕大部分民眾仍會繼續使用數位支付,國際金融組織 VISA 所提出的《消費者支付態度報告 2.0》,當中民眾選擇繼續使用數位支付的最大原因為「擁有比現金更好的獎勵與現金回饋」,其次依序為便於攜帶、支付快速、方便查看個人財務狀況……等。

不同的支付工具優惠多重各有特點 Line Pay、Apple Pay、街口支付、Google Pay 等各大電子支付結合各個銀行卡,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惠,除了比現金擁有更多回饋及優惠外,在去年發行的振興卷,相較實體卷也是數位平台上的優惠多。

而這些支付工具,很多都有自己的生態圈,像是 LINE Pay 有 LINE POINTS 生態圈,擁有龐大的各種通路都能做折抵;街口支付則跟許多夜市街邊店合作,還能叫外送、叫車、捐款,甚至能夠線上購買保險;玉山銀行旗下的電子支付服務則是與掏寶、天貓等跨境電商合作,各有特色。

因此數據顯示,73% 消費者傾向在不同場景使用不同的行動支付,且每人平均使用三個以上的數位支付平台。

台灣人愛現金的特性,因為疫情而轉變,加速數位化腳步,朝 2025 年達到行動支付普及率 90% 的目標邁進中。

迎來 4.0 場景支付時代 線上、線下、跨境「一鍵」完成

數位支付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
受到科技發展及疫情影響,數位支付的應用場景越發多元,這些改變讓交易變得更加簡單及方便,而根據中國信託數位營運總處總處長林蕙君指出,支付應用的發展大致分成四個階段,如下:
數位支付四個階段
-1.0 實體卡片:消費者在實體通路刷信用卡或簽帳金融卡付款。
-2.0 感應卡與電子票證:民眾可以在便利商店小額感應付款,或是搭乘捷運、鐵路等大眾交通工具。
-3.0 行動支付階段:單靠一隻手機就能行遍天下,不只稍具規模的商店,就連小型的早餐店、手搖飲料店也都能接受行動載具付款。
-4.0 場景支付:要透過綁定及嵌入的方式,讓消費者無論在線上、線下甚至跨境消費,都能享受「一鍵付款」的便利性

4.0 場景支付因應新的消費場景而出現,像是人們上社群網站買東西、在 OTT 平台付費看劇、外帶自取線上付費等等。金融業者將銀行卡虛擬化再嵌入手機、智能手錶、數位電視等,讓消費者能夠「一鍵付款」。

不同支付工具的未來不是競爭 而是合作

因為場景支付時代的來臨,好用的支付工具必須配合的通路多、可以使用的場景多,其範圍要夠廣,這樣才留得住用戶。因此已有零售業者開始佈局,例如全聯的 PX Pay 本來只能在全聯使用,但近日宣布和全家結盟,將共享通路,也就是說他們雙方的支付工具能夠互相通用,從單打獨鬥轉變成互助互利的合作模式。

對於安全性有疑慮就算不上真正的方便

數位支付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
無論是否使用過數位支付,半數(50.2%)的受訪者在談論行動支付時最關切的議題就是安全。但其實它遠比想像中的還要安全。數位支付的後盾為普遍人信任的「信用卡」機制,也就是說只要不是經過授權交易,是可以向上要求提供協助以及資訊的,除了這層保障外,「代碼」讓數位支付更加安全,信用卡號轉變為「代碼」,儲存在電商網站上後。該代碼只能在該網站上消費,且當消費者使用「代碼」時,真正的卡號只有持卡人跟發卡機構知道,商店並不會保存真實卡片的資料。

數位支付不管使用流程有多快速、多方便,只有安全性沒有顧慮,對於消費者而言才是真正的便利。

未來商務數位支付趨勢

數位支付

(Photo Source:Shutterstock)

此波疫情加速金融服務轉型,除了開發有關金融科技方面,加深了原有的金融服務內涵,也充實金融服務體驗,讓使用者黏著度上升,但為了因應未來更多不確定性的情況,要定下什麼樣的對策無疑是非常大的考驗。

差異化服務是否能成為關鍵?

分析構成場景的五大要素:人、時間、地點、事件、連結方式,也就是下去分析,從消費者是誰,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,消費的東西是什麼,支付方式又是什麼,以用戶為中心量身定做,發展差異化服務,建立符合其需求及偏好的支付方式。


疫情是讓數位支付蓬勃發展的催化劑,使我們快速地進入 4.0 場景支付時代,往無現金社會邁進,而要怎麼利用身邊的資源及善用科技,因應無法預測的情況?保有開放的心和勇於嘗試的精神,才能持續成長迎接更好的未來。

文/Savannah|COMMEET編輯群

Categories: 數位轉型

0 Comments

發佈留言

Avatar placeholder

填寫資料後,體驗「自動化報銷流程」

填寫資料後,立即體驗「數位企業卡流程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