虛擬信用卡:全球企業支付的未來,成為 Fintech 金融科技的趨勢
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,從一般消費者到企業的支付方式都在轉變,虛擬信用卡也隨之成為新趨勢!讓企業達到實時管理、節省人力作業、降低被冒用風險等好處,解決一張公司卡傳來傳去全公司共用的困擾。下面就來介紹全球 6 間企業,是如何將虛擬卡結合管理系統,造福世界各地大小企業。
文章目錄
- 虛擬信用卡是什麼?全球企業都在用
- 美國 Brex|Fintech 金融科技的十角獸企業
- 美國 Divvy|商務卡與財務管理整合系統
- 英國 Payhawk|32 個國家通行的管理系統
- 日本 UPSIDER|每年為企業節省 770 小時
- 新加坡 Aspire|整合性管理國際業務收支
- 台灣 COMMEET|全台首間虛擬信用卡+智能費用管理系統
虛擬信用卡是什麼?全球企業都在用
由於行動支付越來越普及,大家的錢包越帶越小,於是就有虛擬信用卡的誕生,與一般信用卡的功能並無不同,但讓不需要帶著卡,只要有一組 16 碼的卡號加上安全碼就可以線上購物,綁定行動支付也可以在實體商家付款。
不僅一般消費者會使用線上交易、行動支付,新型支付方式的便利性也讓越來越多企業願意採用,例如:採購人員線上比價找到更優惠的物料,並用信用卡付給廠商款項更快速也更安全;業務出差時用虛擬卡免代墊、免填出差報告書就能即時報銷。虛擬信用卡在企業有更多樣的應用,可以點這邊看企業使用場景,了解這項技術如何改變企業的支付方式。(延伸閱讀:如何選擇企業虛擬信用卡?挑選企業信用卡前,先從 5 件事開始思考)
虛擬信用卡不僅讓支付更便利,結合財務管理系統讓企業管理更簡單迅速,保障支付的便利性同時,又兼顧企業管控需求。下面就來介紹在美國、英國、日本、新加坡與台灣 6 間公司,如何將費用管理系統與虛擬卡結合,且為配合各國的金融管理政策,設計出不同的虛擬卡功能。
美國 Brex|Fintech 金融科技的十角獸企業
什麼是獨角獸?成立不到十年但估值 10 億美元以上未上市的新創公司就會被稱為「獨角獸企業」,而估值 100 億美元的公司則被稱為「十角獸」。2017 年成立的 Brex 發展快速,在 2021 年就擁有超過 10,000 名客戶且估值上升到 123 億美元,成功晉升為「十角獸」的行列。

(Photo Source:Brex)
卡片種類 | 虛擬卡+實體卡 |
卡片申請方式 | Brex Cards 不需要信用審查或保證金就可以申請使用,但若想要每月支付卡費,則需要保證戶頭有 25,000 美元的現金餘額,否則需要每日付清卡費。 |
卡片功能 | ✔️可設置每月/單次消費/總使用限額
✔️可設置卡片使用期限 ✔️可設置卡片使用目的 ✔️可向上提出加值的請求 |
虛擬卡數量 | 無上限 |
行動 APP | iOS/Andoid |
官網 | https://www.brex.com/ |
美國 Divvy|商務卡與財務管理整合系統
Divvy 是由 BILL 發展的品牌,BILL 是在美國加州成立的財務軟體公司,提供全球中小型企業數位化、自動化的財務作業雲端軟體,他們發現到有許多客戶除了「後端」財務管理的需求,也會希望管理到「前端」的花費,於是有了 Divvy 的誕生。

(Photo Source:Divvy)
卡片種類 | 虛擬卡+實體卡 |
卡片申請方式 | 每個月要結清卡片的使用金額,使用方式更像簽帳卡 (Charge card)。雖然不需要個人擔保,但 Divvy 可能會對每月收入、現金餘額等信用歷史做調查。 |
卡片功能 | ✔️可設置每月/單日使用限額
✔️可設置使用目的 ✔️可設置卡片使用者 |
虛擬卡數量 | 無上限 |
行動 APP | iOS/Andoid |
官網 | https://getdivvy.com/ |
英國 Payhawk|32 個國家通行的管理系統
在英國成立的 Payhawk 主戰場在歐洲,近年開始朝美國發展,從柏林、巴黎、阿姆斯特丹、紐約等地都有辦事處,服務超過 32 個地區的客戶。他們在與世界各地財務長溝通的過程中,發現大部分員工得共用一張公司卡,使得工作效率不佳,也讓財務人員追查費用困難,這才促使 Payhawk 將財務管理平台與虛擬信用卡的功能結合在一個系統中。

(Photo Source:payhawk)
卡片種類 | 虛擬卡+實體卡 |
卡片申請方式 | Payhawk 有 Debit Card(簽帳金融卡)與 Credit Card(信用卡)兩種形式,不需要個人信用審查或保證,且可在 ATM 進行存取款。但注意需按時付清款項,否則下個月將會對未結餘額將會收取較高額的滯納金。 |
卡片功能 | ✔️可設置每月/單日/單次消費使用限額
✔️可設置每月定期定額卡 ✔️一鍵凍結停用卡片 |
虛擬卡數量 | 無上限 |
行動 APP | iOS/Andoid |
官網 | https://payhawk.com/ |
日本 UPSIDER|每年為企業節省 770 小時
UPSIDER 於 2018 年成立,但為了架設系統並研究企業真正的需求,他們在 2020 年才將產品正式上線,有著扎實基礎的 UPSIDER 發展迅速並已累積 1000 多家的客戶數量,讓許多日本的中小企業「財務高效化」及「強化治理」。

(Photo Source:UPSIDER)
卡片種類 | 虛擬卡+實體卡 |
卡片申請方式 | UPSIDER 有分為兩種卡:後払いプラン(後付卡)與 保証金プラン(預付卡),前者需要提交財產證明供審核,後者不需要審查,存入的金額就是可使用的金額。 |
卡片功能 | ✔️可設置每月/單日使用限額
✔️可設置使用目的 ✔️可設置使用伺服器(使用地點) |
虛擬卡數量 | 無上限 |
行動 APP | iOS/Andoid |
官網 | https://up-sider.com/lp/ |
新加坡 Aspire|整合性管理國際業務收支
總部建立在新加坡的 Aspire,團隊中還有來自印尼跟越南的夥伴,團隊成員的多元性也讓它們將 Aspire 發展到中國、泰國、澳洲、美國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 17 個地區。

(Photo Source:aspire)
卡片種類 | 虛擬卡+實體卡 |
卡片申請方式 | Aspire 是一種 Debit Card (簽帳金融卡),公司必須登記在新加坡才能申請,消費的金額會直接從帳戶中扣除,且可使用卡片提存款。 |
卡片功能 | ✔️可設置每月/單日使用限額
✔️可設置使用目的 ✔️可設置使用次數 ✔️可設置定期定額 |
虛擬卡數量 | 一個使用者最多申請 100 張虛擬卡 |
行動 APP | iOS/Andoid |
官網 | https://aspireapp.com/ |
台灣 COMMEET|全台首間虛擬信用卡+智能費用管理系統
COMMEET 是全台第一間與 Visa 合作虛擬信用卡,幫企業將常見的公司卡升級,做到數位化並避免企業信用卡卡號被外洩的風險,COMMEET 了解過大集團與小企業的管理辦法與支付情境,讓雲端費用管理系統能更貼合台灣企業的報銷場景,提升管理效率達到資源最大化。

(Photo Source:COMMEET)
卡片種類 | 虛擬卡 |
卡片申請方式 | COMMEET 數位企業卡與銀行合作,讓金流交易更安全、有保障,所以需提供財產證明由銀行審查,並每月向銀行繳納卡費。 |
卡片功能 | ✔️可設置每月/單日/單次消費使用限額
✔️可設置使用目的 ✔️可設置使用次數 ✔️可設置定期定額卡 ✔️一鍵凍結停用卡片 |
虛擬卡數量 | 無上限 |
行動 APP | iOS/Andoid |
官網 | https://go.commeet.co/ |
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,員工通常在消費並報銷後,財務人員或管理階層才會進行費用的管理,這時候即使發現有財務政策的問題也無法改變,只能做補救的行動,費用管理系統結合虛擬信用卡,就是將「後端」財務的管理提前到「前端」花費的管控,讓企業可以反應更即時,用精細管理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益。若想了解更多使用方式或申請數位企業卡,歡迎聯絡我們將有專人聯繫。
文/Ingrid Tang|COMMEET編輯群
0 Comments